首页 > 战史风云 > > 正文

仁安羌大捷记录片视频 仁安羌大捷取得胜利的原因

2018-03-13 13:00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搬山道人 手机版

http://www.todayonhistory.com/lishi/201803/\


 

  仁安羌大捷发生在中国远征军的第一次远征期间,这一战中国远征军取得了很大的胜利。在分析了这场战役的胜利之后,我们发现,这场战役胜利的原因很多,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仁安羌大捷记录片视频
  仁安羌大捷——中国远征军第3集

  

  仁安羌大捷取得胜利的原因
  第一,一次战役的胜利离不开巧妙的战术与周全的计划,即拥有一个军事指挥才能杰出的将领,前文已述,此次战役的主要指挥者为新38师师长孙立人。

  孙立人将军是兵学宗师孙武的后裔,素以练兵“万士之师如一人”著称,夏保国在文章《孙立人与缅甸仁安羌大捷》中认为“取得仁安羌大捷的重大胜利,是与孙立人将军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分不开的”,他认为孙将军在关键时刻的果断坚定、沉着镇定以及“在充分分析敌我形势的基础上,制定周密的作战计划”,使仁安羌大捷的胜利有了保证。杨刚、冯杰在著作《铁血远征·滇缅会战》中,也对仁安羌战役指挥者以身作则、亲临前线有较高评价,“此时新38师师长孙立人也赶到了第一线,亲自指挥113团作战”,英缅军第一军团军团长斯利姆也“赶到113团,以便及时协调与英军的行动。”
  第二,远征军第38师极强的战斗力与战时高昂的士气。
  对仁安羌战役的胜利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孙立人在追述仁安羌作战经过时曾说:“……能以少击多,击溃十倍于我之敌人,解救十倍于我之友军,其成功原因就是士兵的战斗意志与指挥官的决心而已。”《二战印缅战役纪实》中认为新38师极强的战斗力与勇不可挡的士气是仁安羌大捷的一个重要原因,“鉴于孙将军严格训练的部队惯长夜近战,从都有以一当十的战斗实力(根据新38师第二次入缅抗战两年的经验,新38师的战斗力大约是日军的三倍左右,历来都是以少胜多),……一二三团官兵虽已疲惫,但因打了大胜仗,仍处于高度兴奋状态,勇不可挡,……”加上第38师非国民党嫡系部队,一直倍受冷落,“我部官兵,平时处处受欺,时时怄气,早就想找一个作战机会,一显身手,借以泄胸中愤慨不平之气,所以此次出发,人人奋勇,个个争先,士气的旺盛,战斗意志的顽强,无以复加,真如怒马奔腾,喊也喊不住。”由此可见仁安羌战役的主力113团士气之高昂,势不可挡。
  第三,战前周密战略计划的制定与战时英军装备援助。
  孙立人将军在接到急援仁安羌救迎面军的命令之后,召集干部讨论作战方案,并最终采取刘放吾的意见,面对拥有绝对优势的敌人,在细致了解占地情况及敌情的基础上,采用设置疑兵、虚张声势,使敌人无法判断我方真正实力的基础上,主力侧袭,全力攻取。这一点学术界基本没有争议,大部分学者都认同仁安羌大捷前孙立人已有周密计划,并且为此战役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但对于仁安羌战役中英军的“支援”,刘伟民在所著书中记述其父的话:“……4月18日,我(刘放吾)的部队在协同作战的英军战车及配属炮兵——当时英军一个重炮及一个战车队,十几辆18吨的坦克,都归我指挥……”,显然认为仁安羌战役时英军曾给给予113团“战争”“炮兵”“坦克”等支援,但薛庆煜在此问题上提出质疑,并经过论证认为英军并未对113团给予“支援”。而在王楚英的回忆文章中曾提及斯利姆在请求孙立人立率全师渡河进攻时说“他将令十三旅及坦克、炮兵支援孙师作战”。但英军是否真的有力“支援”过113团进行仁安羌战役仍有待考证。笔者认为,当时“斯利姆亲率英十三旅在坦克、装甲车和炮兵支援下”对日军发起攻击,但遭到有力反击,“无功而返”并在见史迪威时说“现在我拿不出坦克和炮兵部队来支援你们的攻势作战,相反,我还要请你派新38师赶快去解救……英缅1师。”再结合许逖与孙克刚在文章中说:“当时在拚墙河北岸和敌军作战的英军,不过只是少数步兵和装甲战车山炮的一部分,自身都已难保,更无力分兵去救援在南岸被困的部队了。”由此,素自私、不守信用的英军只是用口头承诺的“支援”作幌子企图说服孙将军赶紧采取行动援救背围英缅军罢了。
  第四,外部有利地形也为仁安羌战役中远征军胜利的不可忽视因素。
  夏保国分析道:“日军是第22师团,武器装备都很精良,是日军的精锐部队之一”,再加上一路打过来英军溃败不堪一击,于是“日军骄傲轻敌”,在孙立人的战术下并未发现我远征军真实实力。另外,由于仁安羌主战场为油田,战火使油田多处起火,“双方在烈火浓烟中拼杀,113团官兵刚刚是涉水过河,衣服被河水打湿,在火战中反而有利。”所以,日军轻敌与113团涉水过河成为仁安羌战役远征军胜利的重要外部因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相关tag:仁安羌大捷
最新人物
最新更新
历史
风云人物 | 历史解密
战史风云 | 文史百科
才子佳人 | 帝王将相
后宫嫔妃 | 近代名人
野史秘闻 | 历史纪实
未解之谜 | 考古发现
将星传奇 | 抗日战争
古代战役 | 世界大战
神话故事 | 成语故事
诗词歌赋 | 古典名著
传统文化 | 风水命理
热点新闻 | 老照片
历史剧 | 历史今天
朝代
上古历史 | 夏朝历史
商朝历史 | 周朝历史
春秋战国历史 | 秦朝历史
汉朝历史 | 三国历史
晋朝历史 | 南北朝历史
隋朝历史 | 唐朝历史
五代十国历史 | 宋朝历史
元朝历史 | 明朝历史
清朝历史 | 民国历史
皇帝列表
夏朝皇帝列表 | 商朝皇帝列表
西周皇帝列表 | 秦朝皇帝列表
汉朝皇帝列表 | 三国皇帝列表
晋朝皇帝列表 | 隋朝皇帝列表
唐朝皇帝列表 | 宋朝皇帝列表
辽朝皇帝列表 | 金朝皇帝列表
西夏皇帝列表 | 元朝皇帝列表
明朝皇帝列表 | 清朝皇帝列表
五胡十六国皇帝列表
南北朝皇帝列表
五代十国皇帝列表
人物
汉武帝 | 刘解忧 | 冯嫽
胡姑 | 翁归靡 | 军须靡
惠文后 | 孝庄皇后 | 芈月
风四娘 | 萧十一郎 | 沈璧君
逍遥侯 | 小公子 | 连城璧
花如玉 | 杨开泰 | 秦始皇
孝庄钱皇后 | 谈允贤 | 朱祁镇
也先 | 朱祁钰 | 汪美麟
专题
古代美女
皇帝死亡之谜
和亲公主
皇帝
神兽
古代美男
一战成名
历史之最
秦始皇陵地宫
匈奴帝国
二十四节气
二战

投稿、联系站长:QQ529222374

鲁ICP备15044886号-1 乱历史 www.luanlishi.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