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抗战及其失败(2)(3)
长城抗战第一阶段20多天的作战,不仅给目空一切的日本侵略者以沉重打击,而且鼓舞了中国的士气、民心。但由于此时蒋介石国民党的总方针是“攘外必先安内”,“剿共”重于抗日。他们把长城抗战不过只是当作应付舆论,争取和谈妥协的权宜之计。到3月底,不仅未采取发展胜利的措施,相反,经蒋汪南京会商后,开始筹划对日谈判,导致长城战局向不利方面转化。
(二)长城东段南侧的作战
1933年3月底至5月初为战役第2阶段。日军进攻长城受阻后,改取侧后包抄战术。在长城东段南侧的滦东和南天门交替发动进攻,威胁中国守军的侧背。同时,配合板垣征四郎在平津地区的策反工作。
3月27日,日本关东军发布第491号命令,决定“军主力重新转向积极作战”,越过长城线,向滦东地区进攻 [〔日〕参谋部:《满洲事变作战经过概要》第2卷,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93页。]。
其部署:
令第6师主力向冷口附近守军第32军商震部进攻;
令独立守备队之岩田支队进攻石门寨附近之第57军何柱国部;
令混成第33旅向界岭口第53军杨正治部攻击;
令第8师一部佯攻古北口和喜峰口;
令关东军飞行队协助上述作战。
3月31日晨4时,日军砂田部队和岩田支队在伪靖安军的配合下,由九门口、义院口向石门寨进犯。4月1日,日军占领石门寨。守军何柱国部退守海阳、秦皇岛。4月6日,何应钦调第67军王以哲部由平北东进,支援滦东国民党军作战。4月9日,日军第6师主力在混成第14、第33旅各一部配合下,连续猛攻冷口。
至11日,商震部防线被突破,全军退至滦河右岸,日军占领建昌营和迁安。
由于冷口失陷,冷口两侧的中国守军腹背受到威胁,被迫后撤。4月11日~14日,在日军分路猛烈进攻下,驻守界岭口之第53军杨正治部和驻守喜峰口的宋哲元部,以及何柱国部和王以哲部,均先后奉命向滦西撤退。日军跟踪追击,至17日,全部占领了滦东地区。
日军越过长城,占领滦东,威胁开滦煤矿,英国曾向日本提出警告。日本天皇唯恐越过长城线引起国际纠纷,于4月19日责成参谋副总长真崎甚三郎令关东军撤出滦东。4月20日,关东军密令第6师于21日前逐次从滦东撤回长城线,但仍“要保持威胁华北反抗势力的态势”。[〔日〕参谋部:《满洲事变作战经过概要》第2卷,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99页。]
日军入侵滦东的目的除了迂回中国守军侧背,突破长城线外,就是策应华北的“谋略”工作。
早在关东军开始进攻热河时,沈阳特务机关长板垣征四郎即奉东京参谋部密令,担任华北策动国民党政府内变的工作。板垣奉命到天津后,立即组织了特务机关,直接受东京参谋部指挥。在热河、长城抗战期间,板垣曾先后策动段棋瑞、吴佩孚和孙传芳等老军阀,都未得手。最后才选定了早年任过湖南督军的张敬尧以及郝鹏举、石友三等人。张特别受到板垣的赏识,并得到银元30万。
4月18日,板垣密电关东军称:张敬尧准备4月21日在北平起事,请关东军加紧向南进攻,以策应张之内变。就在日本军方大喊大叫从滦东撤军表示不再越过长城线的同时,关东军为配合板垣的策反行动,命令第8师采取一切手段“对古北口以南地区之敌进行攻击”。[〔日〕参谋部:《清洲事变作战经过概要》第2卷,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99页。]
4月20日夜,日军第8师攻占了甫天门左侧制高点八道楼子。中国守军第2师曾组织几次反攻,均未奏效。 23日至25日,日军利用八道楼子瞰制的有利条件,以陆空协同向南天门阵地中央据点421高地数次发动猛攻,均被第2师击退。由于连日苦战,第2师伤亡严重,其防御阵地由第83师接替。26日拂晓,日军在飞机、火炮支援下,继续向421主阵地猛攻。第83师战至下午,因伤亡过大,遂将该主阵地放弃。
- 
                	风云人物
- 
                	历史解密
- 
                	战史风云
- 
                	文史百科
- 
                	老照片
- 
                	人物 - 
                        	薛丁山简介 历史上有没有薛丁山这个人
                             薛丁山(649—720),小说演义人物,其历史原型为唐朝名将薛仁贵的儿子薛讷。母亲柳金花。娶樊梨花、窦仙童、陈金定... 薛丁山(649—720),小说演义人物,其历史原型为唐朝名将薛仁贵的儿子薛讷。母亲柳金花。娶樊梨花、窦仙童、陈金定...
- 薄姬简介 历史上的薄姬是怎么样的
- 田丰简介 田丰之死是谁的过错
- 孝慎成皇后简介 孝慎成皇后是怎么死的
- 长孙无忌简介 长孙无忌是怎么死的
- 四大名山简介 四大名山都有哪些景色
- 杨坚的父亲是谁 杨坚父亲简介
- 兰陵王简介 兰陵王是怎么死的
- 汉景帝简介 汉景帝有哪些妃子
- 李龟年简介 李龟年是唐朝的什么
 
- 
                        	薛丁山简介 历史上有没有薛丁山这个人
                            
- 
                	解密 - 
                        	赵九章的学生 如何评价赵九章
                             赵九章 赵九章在大气科学、地球物理学和空间科学研究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是中国动力气象学的创始人、中国现代... 赵九章 赵九章在大气科学、地球物理学和空间科学研究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是中国动力气象学的创始人、中国现代...
- 姚桐斌简介 两弹一星元勋竟被殴打致死
- 赵九章为什么自杀 谁压垮了最后一根稻草?
- 姚桐斌的妻子 姚桐斌女儿
- 赵九章简介 赵九章女儿 赵九章有子女吗
- 钱骥夫人代领两弹一星奖章 如何评价钱骥
- 钱骥与周恩来 钱骥是“三钱”之一?
- 钱骥简介 钱骥为什么不是院士
- 黄纬禄院士的手写全英文数学笔记:字迹工整宛如印刷体!
- 屠守锷的三大爱好:读书、打太极拳和古典音乐
 
- 
                        	赵九章的学生 如何评价赵九章
                            
- 
                	战史 - 
                        	抗日名将戴安澜将军:域外死忠第一人
                             1904年11月25日,戴安澜出生在安徽省无为县仁泉乡(今洪巷乡)练溪社区风和自然村。1923年,戴安澜考入陶行知先生创... 1904年11月25日,戴安澜出生在安徽省无为县仁泉乡(今洪巷乡)练溪社区风和自然村。1923年,戴安澜考入陶行知先生创...
- 泰安县东良庄惨案
- 搏山县谦益祥惨案
- 世界人民和各国政府对中国抗战的支援(4)
- 世界人民和各国政府对中国抗战的支援(3)
- 海外华侨对祖国抗战的支援(3)
- 世界人民和各国政府对中国抗战的支援(1)
- 世界人民和各国政府对中国抗战的支援(2)
- 海外华侨对祖国抗战的支援(2)
- 德县赵庄桥惨案
 
- 
                        	抗日名将戴安澜将军:域外死忠第一人
                            
- 
                	文史 - 
                        	破釜沉舟的意思 破釜沉舟的故事
                             破釜沉舟 成语意思 破釜沉舟比喻不留退路,非打胜仗不可,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釜:锅。把饭锅打破,把渡船... 破釜沉舟 成语意思 破釜沉舟比喻不留退路,非打胜仗不可,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釜:锅。把饭锅打破,把渡船...
- 井底之蛙的意思 井底之蛙的故事
- 掩耳盗铃的意思 掩耳盗铃的故事
- 千载难逢的意思 千载难逢的故事
- 气壮山河的意思 气壮山河的故事
- 内助之贤的意思 内助之贤的故事
- 南柯一梦的意思 南柯一梦的故事
- 弄巧成拙的意思 弄巧成拙的故事
- 匹夫之勇的意思 匹夫之勇的故事
- 名落孙山的意思 名落孙山的出处
 
- 
                        	破釜沉舟的意思 破釜沉舟的故事
                            
- 
                	照片 - 
                        	历史上的国民党女兵真实老照片与现在的“国民党女兵”真实对
                             电视剧中的国军女兵形象个个英姿飒爽,这与她们所穿制服有很大关系,但其实这种制服是当时美军女兵的服装。国... 电视剧中的国军女兵形象个个英姿飒爽,这与她们所穿制服有很大关系,但其实这种制服是当时美军女兵的服装。国...
- 历史上的国民党女兵真实老照片与现在的“国民
- 被永久禁止出国的64件国宝文物
- 菊花1角硬币图片 菊花1角硬币正反面照片
- 老照片:纪录新中国首次春晚表演
- 民国打高尔夫照片 民国的高尔夫球场照片
- 百年前印度照片:西方殖民下的生活
- 月宫的图片欣赏 月宫图片大全
- 河西走廊地图介绍 河西走廊地图图片
- 西康省地图图片 西康省地图解密
 
- 
                        	历史上的国民党女兵真实老照片与现在的“国民党女兵”真实对
                            
- 
                	文章排行 
- 
                	人物排行 
- 
                	专题排行 
- 历史
- 
            风云人物 | 历史解密
 战史风云 | 文史百科
 才子佳人 | 帝王将相
 后宫嫔妃 | 近代名人
 野史秘闻 | 历史纪实
 未解之谜 | 考古发现
 将星传奇 | 抗日战争
 古代战役 | 世界大战
 神话故事 | 成语故事
 诗词歌赋 | 古典名著
 传统文化 | 风水命理
 热点新闻 | 老照片
 历史剧 | 历史今天
 
- 朝代
- 
            上古历史 | 夏朝历史
 商朝历史 | 周朝历史
 春秋战国历史 | 秦朝历史
 汉朝历史 | 三国历史
 晋朝历史 | 南北朝历史
 隋朝历史 | 唐朝历史
 五代十国历史 | 宋朝历史
 元朝历史 | 明朝历史
 清朝历史 | 民国历史
- 皇帝列表
- 
            夏朝皇帝列表 | 商朝皇帝列表
 西周皇帝列表 | 秦朝皇帝列表
 汉朝皇帝列表 | 三国皇帝列表
 晋朝皇帝列表 | 隋朝皇帝列表
 唐朝皇帝列表 | 宋朝皇帝列表
 辽朝皇帝列表 | 金朝皇帝列表
 西夏皇帝列表 | 元朝皇帝列表
 明朝皇帝列表 | 清朝皇帝列表
 五胡十六国皇帝列表
 南北朝皇帝列表
 五代十国皇帝列表

















 
